本報訊(記者 呂新穎 通訊員 邵榮?。┦惺袌霰O督管理局日前推出“廊十條”,聚焦民生底線和市場需求,解決企業和群眾堵點難點問題,助力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嚴格防控要求。督促冷鏈食品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第二版)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消毒技術指南》(第二版)的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原輔料企業、進口原輔料企業必須按照規定向當地政府、防疫辦、衛健、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報備。
加強防護指導。指導各企業做好生產場所、設施設備、從業人員、產品等衛生防疫,備足各種防疫用品,全面科學開展消殺和環境整治。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員工自我防護意識,做好不同場景自我防護。指導冷鏈食品企業改善環境衛生條件,做好人員管理等防疫規定,確保穩產增產和疫情防控安全。
落實防控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工作方案,開展應急演練,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流程,提高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加大對冷鏈食品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一單三證一碼”,重點加強人防、物防、環防等措施落實,嚴密實施風險管控。落實員工健康監測制度,做好個人防護、少聚集、人員流動管控;科學防疫,環境消殺管理;嚴格落實進口原輔料防疫舉措,強化專庫專柜專區管理,強化專人管理、專人防護,堅決做好食品生產源頭管控。
開展“惠企”行動。做好政策儲備,開展“政策找人、服務上門”活動,深入企業,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進行政策宣講、奉獻愛心等,了解企業所急所需,協調幫助企業辦理各項事宜,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落實各項幫扶政策。
加強安全培訓。通過“大普法”“送法入企”“培訓考核”等形式,廣泛宣貫食品生產安全監管領域涉疫法律法規,強化市場主體疫情防控意識,實時舉辦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專題講座,以推動建立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分層工作機制,落實“兩個責任”,助力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政策法律水平,促進“四個最嚴”要求以更高水平落實,帶動全市食品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建立包保制度。推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總局令第60號)落地落實落細,進一步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全面實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主動對接企業,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食品生產經營問題,創造有利于穩產達產的條件,全力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監督督促企業落實好食品安全責任和疫情防控責任,切實執行“六個嚴格”,即嚴格落實企業管理制度、嚴格食品原輔料管控和溯源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清洗消毒制度、嚴格生產過程控制、嚴格產品批批檢驗合格銷售、嚴格產品貯存運輸和可追溯,全面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隱患。
開展風險排查整治。結合“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深化開展食品生產企業全覆蓋式排查,堅決把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市局自主研發的“食品安全生產現場執法管理系統”的優勢,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找準定位排查風險隱患,規范食品生產加工秩序,“零容忍”打擊違法犯罪。
電子追溯系統應用。嚴格落實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省局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全程記錄各環節數據,實現產品安全全鏈條追溯。督促食品企業開展冷鏈食品溯源管理,及時、準確、完整、有效的將冷鏈食品信息錄入河北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確保產品從源頭到銷售全程可追蹤溯源。
擰緊食品“安全閥”。把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把底線思維筑牢,主動查找、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監管薄弱的地方去、到監管風險較高的地方去,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有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