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楊雅淇 通訊員 謝芳雨)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睘樾聲r代新征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黨員干部職工繼續堅持以實現“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為目標,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建設,穩步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推動退役軍人事務工作創新發展,讓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成色更足。
深入推行“六個一”安置法,有力推動安置工作高質量發展。2021年以來,我市“六個一”尊崇安置法工作經驗被退役軍人事務部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推廣。今后,將以“六個一”陽光安置法為抓手,嚴格依法安置,通過實施黨政“一把手”抓到底、搞好一個隆重的迎接儀式、上好轉業后第一堂思想政治課、開展一次局長送退役軍人上崗活動、安排一次退役軍人安置回訪活動和組織一次退役軍人“回家”活動,以“娘家人”式的安置服務,有力推動我市退役軍人安置工作高質量發展。
扎實推進雙擁工作有序開展,奮力爭創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在7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8次榮獲“河北省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的激勵下,我市將緊緊圍繞“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通過發揮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體作用、完善“政府擁軍+社會擁軍”的“雙輪驅動”模式以及扎實開展軍地共建活動等方式,健全雙擁服務體系,形成軍地協同、部門合力、齊抓共管的生動局面,奮力爭創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
扎實做好“六穩”“六?!?,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協同發展。我市不斷完善退役軍人就業需求“三本臺賬”,通過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舉辦線下專場招聘會、線上“直播帶崗”優秀崗位推薦會及“保姆式”跟蹤服務等方式提升退役軍人就業服務質量。創新探索“通武廊”就業合作新模式,建立三地人才資源、崗位資源和培訓資源儲備庫,加強“通武廊退役軍人招聘直通車”和“通武廊退役軍人創業訓練營”合作,整合優勢資源、促進信息融通、提供精準服務,把異地優勢轉化為區域優勢,以一體化思路促進京津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水平整體提升。
增強軍休服務工作保障力度,真正做到軍、地、休三滿意。我市以落實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為抓手,切實做好全市1136名軍休干部和無軍籍職工的服務管理工作,通過不折不扣執行各項政策標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落實軍休干部“兩個待遇”,確保廣大軍休干部安度幸福晚年。
持續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營造尊重尊崇濃厚氛圍。我市著眼于打通服務保障“最后一公里”,努力實現新時代“楓橋式”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建設目標。深入推進創建“全國示范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工作,著力提升基層退役軍人中心(站)服務水平;不斷加強對基層優秀退役軍人、“兵支書”的推薦和培訓力度,引領他們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積極貢獻;以“萬名老班長工程”為抓手,圍繞宣講國家政策、傳承紅色基因等10個方面構建“村村有隊伍、鎮鎮有品牌、縣縣有亮點”的廊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格局;積極搞好“四個儀式”,上好“四堂黨課”,在全市營造濃厚的擁軍榮軍氛圍。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全市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將充分履職盡責,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持續健全移交安置、就業創業、軍休服務、擁軍優撫、褒揚紀念、權益維護、榮譽激勵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等工作機制,干出廊坊特色、創出廊坊亮點,為全市廣大現役軍人安心服役和退役軍人更好投入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